当前位置: 首页 > 百科知识 >

工商银行别名是什么(宇宙第一大行中国工商银行)

中国工商银行(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,简称ICBC,工行)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,被誉为“宇宙第一行”。它成立于1984年1月1日,总部设在北京复兴门内大街55号。作为中央管理的大型国有银行和国家副部级单位,工行的经营范围涵盖了人民币存款、贷款和消费信贷、居民储蓄、各类结算、有价证券发行和代理发行、外汇业务、国际贸易融资、资产管理、托管业务等多个领域。


中国工商银行发展历程

  1. 创立与初期发展(1984-1994年)
  • 1983年9月,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,另组建中国工商银行,承接原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。
  • 1984年1月1日,中国工商银行正式成立,肩负起原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。在成立的第一个十年间,工行广泛吸纳社会资金,支持了众多国有大中型企业,存、贷、汇等各项业务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。
  • 国有商业银行时期(1994-2004年)
    • 1994年,中国银行业开始由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。工行在这一时期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调整发展期,逐步建立了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新型经营管理体系。
    • 2000年起,工行加快了向商业银行目标的改革步伐,提出了“效益、质量、发展、管理、创新”的“十字方针”,为后续的股份制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  • 股改上市转型期(2005-2014年)
    • 2005年10月28日,中国工商银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。
    • 2006年10月27日,工行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同日挂牌上市,成为第一家在内地与香港同步上市的内地企业。
    • 股改上市后,工行不断完善现代公司治理体系,深化管理体制和机制变革,稳步推进国际化布局和综合化经营。
  • 稳健经营与持续发展(2015年至今)
    • 进入新时代以来,工行在党中央的领导下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的积极成效。
    • 工行始终坚持稳健经营的原则,不断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,通过优化资产结构、提升资产质量、加强流动性管理等措施,确保各项业务的稳健运行。
    • 工行还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,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,不断拓展海外业务和国际合作,提升国际竞争力。

    目前,中国工商银行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400家分支机构,覆盖亚洲、欧洲、美洲、非洲和大洋洲的主要金融中心。同时,该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推动绿色金融和ESG体系建设,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。